刺激1995觀後感-Freedom

        人的一生永遠被什麼關著,被什麼綁著,學生永遠被課業綁著,進入社會被工作綁著,一出生就關在這個社會裡追尋大眾的腳步前行,就算是有了興趣去學了樂器,當你沒有勤奮練習時你看著他也都會有深深的愧疚感,當有人問起「你不是會彈吉他嗎?!彈得如何了?!」都會有深深的罪惡感,無論你做什麼事都被綁著壓制著,就像電影中的那道牆。那道牆不只是關著男主角的牆而已,他更比喻著在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一出生就一到一道加上的束縛。

人要經歷多少的經驗多少的歷練才能放下這些牆又或者是看淡這些牆就像男主角一樣?我想很難,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逃脫,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像電影所說的一樣­-被體制化了,也就是隨波逐流了,泯然眾人了。常常有人比喻人小時候就像山頂上剛被沖刷下的巨石,稜稜角角的,然後經歷的驚險的上游長遠的中游來到下游時,就會變成渾圓的鵝卵石,這就叫長大;但我從小就覺得,這就是長大嗎?變得跟全部人都一樣,一顆顆一模一樣的石頭堆積在河床上,這就是長大?小時候還會為此嗤以之鼻,但現在,我知道的,因為這是最安全最好走的路,河道就是那道石牆,你脫離了河道,你幾乎無法在這體制下生存,你只能永遠活在那道圍牆、那條河道中,你能奢求的就只能是短暫的、一瞬的自由、體制外的感受,我想那就是男主角放的那首歌,為什麼追求流行樂甚至音樂的都是青少年?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連花個幾分鐘聽一首歌的耐性都沒有,只有年輕人像是發了狂似的在追求流行樂,因為還是巨石的青少年,還會頑強的排斥這個體制,但已體制化的成人們早已忘記什麼叫反抗,而年輕人還追求著在音樂裡頭所得到的短暫的自由,或許在擴大一點,就是藝術。藝術這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比起科技發展、比起努力賺錢來講,似乎是一個浪費時間的東西,但她卻讓無數的人瘋狂追求,原因就在於,當你沉浸在藝術裡時,你幾乎是自由的。就像電影中的費加洛婚禮,就像你在讀李白詩那首壯闊的-將進酒(不好意思我超迂腐我超愛古詩),就像男主角在獄中設置的圖書館裏頭的一本本小說-基督山恩仇記、金銀島,這些文學這些自由自在的文字,我也非常喜歡在夜深人靜在瀕臨崩潰的時候一個人待在這些小說裡,甚至可以說是我根本是為這些小說而活,在這些小說音樂裡,you are no one.沒有任何是是能束縛你的,你是如此的自由。

        我爸曾告訴我,人出生神會順帶賦予你一個軌道,那就是你的人生你的命,我是無神論者,我一開始也為我爸這個想法感到好笑,但時間久了(好吧其實也沒多久就莫約兩個月)我想是這樣的,或許這世界是沒有神的,但人一出生確實是被規劃好的,被你出生的家庭、社會、環境一根一根的纏繞終究到最後就會形成那個軌道,你的人生,你幾乎沒有辦法逃脫他,你只能看淡了,或者像男主角一樣,變得一無所有、和任何人都只有短暫的接觸,no memories,無牽無掛和孤獨寂寞同行,或者是你看淡了這一切束縛,看淡了這一切名利、物慾、錢財天花亂醉、愛恨情仇眼角有著厚重的魚尾紋,但卻總是上揚著,帶著笑,這或許也是一種自由吧!

        主角說:人生只有兩條路「匆匆忙忙地活著」或「匆匆忙忙地去死」,我很想說我兩條路都不要選,但我知道我終究會回到這兩條路上的,因為這就是我的命,被上帝、神佛、母體之類的東西所安排的命,我知道我是無法逃脫的,但我知道主角說的另一句話there are something inside they can’t get to-HOPE不管日子過得再痛苦,就算你知道沒有能逃脫的一天,但你仍然會好好地走你的人生,這就是因為希望,就算再渺茫的希望,也都是帶給人力量的來源,你就算知道你可能永遠沒有機會走出這座監牢外,但你總是會期望有一天能走出這座監牢外,追求自由就是人類最原始的慾望,我想是的,遠望從古自今多少的飛蛾撲火就是為了這兩個字,自由。我們總是期待、期望、希望、渴望自由,就像我們最終看到男主角成功脫逃的感動一樣,男主角似乎也帶著我們奔向了自由,在那大雨中,狂吼奔騰著,無法喝止的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絲黛 的頭像
    絲黛

    故事窩

    絲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